這裡 37

Shauba
Sep 6, 2021

--

講座
原本打開note好像是想到一些關於講座的事情,喔對,因為前天在VOP教室聽了一天的課,想回溯一下6月時發生的事。以下真的就是怕老了忘記所以要寫起來的流光帳,毫無重點。

先再往前一點,近年第一次在公眾講話的場合,除了在倫敦研究所畢業短(散)文的口頭呈現之外,就是某年的Art Taipei(哇我剛剛查了一下已經是8年前⋯⋯),後來隔了好一陣子,因為開始做 NOT TODAY這本雜誌的關係又有了(需要)上台說話的機會,那時候好像都不太有意識到在台上的自己到底做了什麼,但有認真實踐把觀眾人頭想成西瓜這件事。在台上要把事情說清楚又有趣真的是很困難的任務,雖然我不愛上課,但由衷佩服那些曾經在台上讓我保持清醒的老師。

總之又過了幾年,waterfall第七期做出來之後,發現滿需要跟大家一次把話說清楚(是這樣講嗎)從那時之後在臉書立志要走入人群(的意思就是不馬上拒絕公開講話的機會)的再之後,好像就真的莫名多了一些練習的機會。包括在數個月前就來信邀約的首爾國際書展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裡的CCA,都在6月,但是很不一樣的場合與主題設定(相對來說啦)。首爾國際書展出的題目相對容易,只是以策展人的身份跟其他另外三個亞洲國家的策展人輪流分享他們這次亞洲獨立藝術出版展覽的選書主軸與展出內容概述。有趣的角度是這應該是我第一次體驗在主流書展的框架下,以獨立(藝術)出版這樣的偏支來跟逛書展的聽眾做分享(當天也第一次同時體驗專業的英韓口譯⋯⋯她真的很強、雖然我聽不懂但感覺好像比我講的還要好、而且她是身兼英日韓口譯!)新加坡當初寫信來,是我人生第一次受邀參加一個學術機構裡的panel(可能也是最後一次哈哈哈,感謝芳慈的推薦),雖然提早好幾個月前就得知這件事,但我的焦慮也是持續了好幾個月,在得知與會的其他講者之後焦慮只有加倍沒有減少,我焦慮到原本還很想回去惡補藝術評論常用英文關鍵字、很怕跟不上大家速度與深度。幸好他們題目設定的討論(議價)空間很大,論壇長度也不算長(以與會講者人數來說),消拔就這樣有驚無險地過關了。(過了很久才知道原來主持人也是來頭不小的策展人,我會再努力學習的⋯⋯)回到前天與前幾天,空間裡面出現了一堆不認識的人與投影幕與麥克風,這個景象居然可以成為熟悉的生活經驗,是我以前從沒想過的事,熟悉到我都快忘了九月底在紐約又有一場分享講座。

講座結束

去年秋冬的時候好像在一個很空白但又忙碌的狀態,忙著進行手上的工作項目,忙著紓解壓力、忙著摸順心裡的亂流而突然跑去荷蘭一下。與這裡35還沒隔到一年,但確實有些東西似乎被摸順了(?!)

2019.9.10

--

--